建厂
黄鹤楼酒,最早是源自汉口镇汉正街的“汉汾酒”。汉汾酒,顾名思义是在汾酒工艺基础上酿制而成的。
最早引进汾酒工艺的是清乾隆年间的河北人李大有,在山西汾阳杏花村一槽坊打工,学会了酿造山西汾酒的工艺。后来在汉口开了“李大有槽坊”,专事酿酒。取汉口和汾阳两地名各取一个字,取名“汉汾”酒。汉汾酒一上市即以质量优良,风味独特而风行,于是人们便争相仿效。
清末,另一位河北人刘峰青,以重金买下山西汾阳的“老天成槽坊”,将其迁到武汉,仍用“老天成”牌名,从而壮大了“汉汾”的队伍。于是汉正街上段,逐渐成为酿酒一条街。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通过赎买,向私人槽坊投资,一批小酒厂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1952年8月,中南专卖事业公司买下老天成,永记,德记等槽坊,创建了“中南酒类试验厂”;另外,武汉市专卖公司接受白康,改进两槽坊,将其合并为“武汉第三酒厂”。1953年3月,中南酒类试验厂,武汉第三酒厂合并组建为“地方国营武汉酿酒厂”。
1962年,在继承发展汉汾酒传统工艺基础上,成功开发出“特制汉汾酒”。
1975年4月,酒厂啤酒生产车间析出,改名为“武汉市武汉酒厂”。
1980年,酒厂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特制汉汾酒在品质上有了质的飞跃。为了区别此前的“黄鹤楼牌特制汉汾酒”,将此酒定名为“黄鹤楼牌特制黄鹤楼酒”。
1992年,建厂40周年之际,酒厂正式更名为“武汉黄鹤楼酒厂”。
2000年左右,几乎破产。2003年,武汉天龙投资公司收购了黄鹤楼,邀请国窖1573设计者陈佳担任总经理,推出了系列新型浓香型白酒。
2016年,古井贡收购黄鹤楼,开始双品牌运作。
从2003年被收购后,黄鹤楼没有什么起色,而且脱离了其清香的特点,走浓香路线。直到2018年左右才开始生产清香产品。现在有浓香,兼香,陈香,清香。规模不大,香型不少。
商标
1952-1958:武汉关。那时候叫汉汾酒。
1958-现在:黄鹤楼
1958-1984年,期间叫汉汾酒与特制汉汾酒。
1984-1994年,改名为黄鹤楼酒与特制黄鹤楼酒。1984年,黄鹤楼商标由三层改成五层,主要使用在获得“国家名酒”称号的“特制黄鹤楼”酒上。
1984-1992年:晴川 1984年,武汉又一标志性建筑晴川酒店大楼落成,酒厂以此为背景,注册了“晴川”商标。主要使用在沿用1962年传统工艺生产,具有原汉汾风格的产品上,命名为“晴川牌特制黄鹤楼酒”。
产品
1952-1958年 武汉关汉汾酒
52年建厂初期,使用的是武汉市专卖公司的“武汉关”注册商标。目前应该没有现存实物。
1958-现在 黄鹤楼牌
1958-1994年 1984年前,黄鹤楼牌汉汾酒;1984年后,改成黄鹤楼牌黄鹤楼酒
84年之前,商标是三层楼,84年后改成五层楼,还是压盖。80年代末-90年代,瓶型改变,变成旋盖。
1962-1994年 1984年前,黄鹤楼特制汉汾酒;1984年后改成了黄鹤楼牌特制黄鹤楼酒
1962年酒厂研制出特制汉汾酒,所以推测应该62年酒开始生产,但是现存的最早的应该是70年代的。长玻璃瓶型,红塑料盖和压盖。长玻璃瓶型的特制黄鹤楼酒一直存在到90年代,80年代末-90年代,瓶盖改成旋盖。
1984-90年代初,获得国家名酒称号的特制黄鹤楼酒,是扁玻璃瓶型,先是塑盖,后来改成了铁盖。
1984-1992年 晴川牌特制黄鹤楼酒
晴川牌主要使用在沿用1962年传统工艺生产,具有原汉汾风格的产品上,命名为“晴川牌特制黄鹤楼酒”。
90年代后期-现在
因为90年代后期到2000年左右,黄鹤楼厂几近停产,再加上2003年被武汉天龙投资公司收购后,主推浓香。直到2016年古井贡收购后,出了清香型的黄鹤楼H6,H9,以及后来的汉清/汉汾,算是重新复刻清香吧。当然跟玻汾,普郎等品牌一样,酒质肯定不如当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