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降温”,发现今年酱酒的这些变化

作者:酒说 时间:2022-08-16 阅读:193

今年,仍是酱酒热火朝天的一年,但热度背后的变化显然要比人们预测想象的来得更快一些。尤其在前不久的秋糖会上,酱酒品牌竞相争鸣与交易氛围冷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比,这一度引来行业对“酱酒降温”之势的各种揣测。


事实上,有关酱酒降温的言论并非始于秋糖。时间倒回到8月份,一场白酒市场秩序监管闭门座谈会,对资本炒作酱酒之嫌进行指名,虽是给当下资本入酱泼下一盆冷水,但实际已引发了整个酱酒行业的多米诺效应。


被降温声音“包抄”之下的酱酒市场,是否真的到了“拐点”?降温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对今年酱酒行业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复盘,发现了隐藏在降温背后的几大变化。


“降温”≠“遇冷”


不管酱酒是否在“降温”,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酱酒热仍在,风未停。


首先,不妨拆解“降温”两字含义。


“降温”是个相对的词,众所周知,酱酒是讲究时间周期成本的,而如今迅速过快的发展趋势是与这一点南辕北辙的,而在这个演进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投机倒把的酱酒乱象问题,所以说,此时降温并不一定意味着对酱酒行业来说是件坏事,反而对市场能起到一种净化作用。


此外,换个角度来说,降温的对象也是有指向性的。问题是到底要降谁的温?在之前的白酒市场秩序监管会上,已经明确提出了要对盲目跟风的资本降温。回到品牌竞争的维度上来说,降温则是用在那些擦边球、盲目跟风的中小酱酒企业身上。目前,酱酒行业已经进入洗牌期,对打酱油的品牌们来说,机会自然在渐失。


济南盛世汉酱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本刚表示,上半年投资疯涨,导致了酱酒过热,又加上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此轮的降温应是酱酒去疯狂化的一个回调,酱酒还在热,并非是走下坡路,因为消费者喝酱酒的趋势没有改变。酱酒增长未来会回归理性,回到有序稳健的发展轨道上来。


北京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田卓鹏则对酱酒“降温”提出了质疑。他认为,酱酒是受经济、疫情影响,市场反映没有那么强烈而已,而不存在遇冷之说。他表示,目前酱酒的染酱率、投产率、投资率、经销率都在8分以上,酱酒的下半程将会转向消费者心智、渠道渗透的竞争。过去是经销率的迅猛增长带动了酱酒的高速发展,现在是要逐渐传导到消费端,就不会像此前表现得那么高速。


因此,随着酱酒对消费者培育的不断跟进和深入,如果消费端热度上来了,酱酒就还会持续热下去,反之亦然,这个逻辑是不会变的。


“酱酒不是在降温,只不过是行业在今年给予特别高的增长预期下,酱酒不似去年猛增,或者说经销商从一窝蜂进入到逐渐冷静做判断,在这个缓冲过程下,大家才给出了所谓‘降温’之说,事实上,酱酒行业目前不存在“降温”,发展趋势还是稳性增长的。”和君咨询酒水事业部总经理李振江也同样对此表示。


总结一下,酱酒降温虽然是现在行业里讨论最多的声音,但这显然不代表酱酒“不香”了,要“凉凉”了。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这或是酱酒冷静思考的“过渡期”,也可能是酱酒转向C端消费时代的一个拐点,我们放大“降温”不可取,也更没必要引起行业恐慌。


内卷之下,酱酒竞争生“变”


在酱酒“降温”说法流传之余,眼下酱酒的竞争态势却在愈演愈烈。如果说去年是酱酒集体狂欢的元年,大有唯酱是从之态,那么,今年则是酱酒内卷式竞争的开始,而且这种内卷迹象已清晰地烙印在酱酒行业发展的各个面上,变化也在显现。


从品牌竞争来看,依稀记得去年在疫情之下,酱酒品类逆势突围的那番风光景象,一时之间,众多酒企纷纷涌入酱酒赛道,凡是沾酱便上位,让很多酒企搭乘上了快班车。但是,今年显然不一样了,消费者对酱酒品牌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会更倾向于选择有品牌、有品质、有文化内涵的品牌,行业逐渐呈现出分化之势。


在冯本刚看来,今年还涌现出了一批新兴的酱酒品牌,他们的出现摊薄了头部品牌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导致一些头部品牌的销量有所减少。而这也是一个竞争洗牌的过程。他认为,未来仍会有新的品牌异军崛起。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田卓鹏的认同。他认为,今年酱酒集中化和品牌化的趋势是越来越明显,尤其向头部强势力和新势力集中。那些背后有产能、有资本、有资源的酱酒企业在接下来会依然向好。


从资本角度看,资本往往是先知先觉的,今年上半年,业内外资本纷纷都把触角伸到酱酒,热情似火,但在那场价格座谈会成为转折点之后,资本对酱酒由趋之若鹜转向望而却步,吉宏股份、众兴菌业先后作罢,资本在茅台镇收缩战线,看似是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但发烧式的投资热确实易给行业埋下不定时炸弹。


从渠道端来看,经销商们更为冷暖自知。有不少商家都反映,今年酱酒渠道库存的比较多,减少了向厂家进货。而囤货、囤品牌的现象也已不像过去两年那样疯狂无节制。


此外,酱酒在渠道端也在由单一渠道向多元化全渠道演进。李振江表示,现在很多人认为酱酒已经进入到下半场了,实际上半程还未真正走完,当下酱酒产业远没达到成熟化阶段,未来需要走很多的路,从价格段上,从市场营销上,从渠道上,从消费认知上,现在大部分酱酒品牌还都是商业品牌,而非消费品牌。未来,酱酒的渠道面还会不断拓宽,也一定会向着产业成熟的方式来进化。


从上游厂家来看,有两个动作值得关注。一是很多酒企都在对外宣称“长期主义”,进行大规模的扩充产能运动。另外,就是厂家都在大手笔聚焦做消费品鉴会或者建立酱酒体验中心,都有意把营销的重点放在消费者的培育上来。


从产业的维度来看,今年,酱酒行业掀起了产业整顿酱酒风暴:6月份,遵义市酒业协会、仁怀市酒业协会发布通告全面清理贴牌酒生产;8月份,仁怀市召开动员大会,将综合治理白酒“小散弱”企业,全面提升仁怀白酒行业污染防治水平。如果再算上今年8月,国家监督管理总局召开的那场白酒价格座谈会,有关酱酒整顿的官方动作可谓一波连一波,由此也可以看出,整个酱酒产业开始在正本清源,这对市场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降温背后,“危机”浮出水面


去年有业内人士提出,要警惕酱酒过热的苗头,甚至还提出了“酱酒泡沫”的危机,这可能不完全是危言耸听。


眼下,行业对酱酒“降温”基本保持理性的态度,但或许只是看到了酱酒将要回归理性升温的一面,在降温背后的另一面,还有暗流涌动的危机,而这更需要引起行业的关注和思考。


大师酒文化馆创始人张国朝提出了酱酒“去热化”背后的一些复杂性因素。他认为,酱酒市场确实存在某种程度的“下滑”,这种下滑跟生产厂家有着一定的关联。今年以来,有部分厂家盲目频繁大幅提价,出现了严重的产品价格倒挂,局部市场窜货,导致开发商、渠道商的利润进一步被压缩,市场频现抛货行为,造成了消费者的反感心理。


他还提到,除了过度涨价,酱酒行业正面临品质危机。一些具有知名度厂家的基酒和老酒储量已经不足,这已经影响到了品质输出。而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懂酱酒,虚高的价格,不稳定的品质,显然透支了消费者对酱酒品类的忠诚度和信任感,这对行业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成也品质,败也品质。如今,回过头来看,说做酱酒是一场长期主义的马拉松,绝非纸上谈兵,既然要做“时间的朋友”,品质上就容不得半点沙。以牺牲质量换速度的品牌们,注定不会走太远。


而给厂家敲醒警钟的不仅是把控品质,还有营销团队的运作。市场服务的不到位、不断流动的招商投机客、宣传上的胡乱吹嘘等,这不仅伤了渠道商的心,也让消费者失望不已。在张国朝看来,一些酱酒厂家缺乏定力,浮躁之风已盛行一时,这对整个酱酒行业的运转是非常不利的。


在酒说看来,这次“降温”热议的背后或许也向行业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慢下来、重新审视酱酒行业内部存在的矛盾问题,降温的不只是投机派,还有那些急功近利的厂商们。雪山崩坍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尊重市场规律永远是基业长青的王道,对酱酒行业而言更是如此。


来万商大会,致敬酱酒发展的驱动力量,12月6日—8日,“首届中国酱酒红缨奖颁奖盛典”将在河南郑州举办。


透过“降温”,发现今年酱酒的这些变化


上一篇:宝酝集团冠名央视《特别呈现》,坚持做酒行业的文化领道者

下一篇:当品牌不敢正视自己产品品质,这就到了该严厉整治的时候了

猜你喜欢

承德九龙醉酒业向家乡政府捐赠物资

承德九龙醉酒业向家乡政府捐赠物资

2023-01-20 610
开往春糖的地铁——成都地铁3月起直通西博城

开往春糖的地铁——成都地铁3月起直通西博城

2022-08-28 542
白兰地与葡萄酒的区别(白兰地与葡萄酒的区别是什么?干邑等于白兰地吗?)

白兰地与葡萄酒的区别(白兰地与葡萄酒的区别是什么?干邑等于白兰地吗?)

2022-11-21 287
酱酒的名字是谁取的?细数酱香酒的来历和历史

酱酒的名字是谁取的?细数酱香酒的来历和历史

2023-02-01 414
五粮液股份福喜迎门酒喜获“改革开放40年-中国酒业风云品牌”

五粮液股份福喜迎门酒喜获“改革开放40年-中国酒业风云品牌”

2022-09-03 346
虎骨酒的功效

虎骨酒的功效

2022-10-13 431
哪些白酒值得买?我们该如何买酒?(2020年文章集锦)

哪些白酒值得买?我们该如何买酒?(2020年文章集锦)

2023-02-14 515
选择合适雪茄柜雪茄保湿盒的6个技巧

选择合适雪茄柜雪茄保湿盒的6个技巧

2023-01-07 782
都是蒸馏酒,白酒与伏特加的区别到底在哪呢?谁更受欢迎呢?

都是蒸馏酒,白酒与伏特加的区别到底在哪呢?谁更受欢迎呢?

2023-01-16 459
手工班新品“大师”上市,梦之蓝持续扛鼎“中国匠造”

手工班新品“大师”上市,梦之蓝持续扛鼎“中国匠造”

2023-03-18 661

加微信送福利 酱香白酒低价买

茅台镇酒厂直供 品质保障 性价比高

微信号:meijiu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