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给学员做回访的过程中,发现了部分学员在技术上,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指导。比如绵阳的一位学员,在酿酒过程中出现了糟醅发酵过猛的现象,找不到原因,在了解情况以后,发现是他的配糟用量太少了。
配糟的主要作用是在发酵前与粮糟拌匀进行共同发酵,为了调节发酵时的温度、淀粉浓度、酸度、提高残余淀粉利用率和蒸馏效率,从而保证发酵正常进行,保证出酒率。所以,配糟的使用比例十分重要。如果糟醅发酵时的温度升温过猛,就会导致酵母早衰死亡,生成大量杂醇油,从而造成酒苦。
糟醅处理不当造成酒苦的原因
1、配糟用量不合适
正常的配糟用量一般是干粮重量的3.5—4倍,甚至5倍.天热时取上限,天冷时取下限,只有根据气温的高低来调节入窖条件,这样才能避免酒苦的发生。
2、糊化工艺处理不当
糊化就是让粮食熟透、吸水膨胀并破皮,以便后面添加酒曲后,利于后期的糖化发酵。但经过糊化和摊晾后,粮糟的含水量依然过重,使糟醅发腻,那么后期发酵时就容易被杂菌感染,再加上升温过猛,生成了过量的杂醇油,这样就会导致酒苦。
糊化工艺处理不当,就会导致粮糟水分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需要在泡粮和闷粮等工艺方面的调整,列如小曲酒下曲前需要对粮食另外进行处理(泡凉、初蒸、闷粮、复蒸),这样经过处理酿出的酒才不会发苦。
3、发酵前期粮食的处理要求
(1)泡粮时间一般情况下,要求是在6-8个小时。
(2)初蒸时间要求不低于25-30分钟。
(3)闷水完毕后,要求粮食开口率不低于九成。
(4)复蒸时间不低于三十五到四十五分钟,要求原料含水率百分之六十左右。
只有达到这4个要求,才能使要求原料含水率百分之六十左右,就不会发苦。另外还需要根据自己粮食的属性,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