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这个世界上的快速解酒方法按照效果来做个 TOP 3 排行榜,大概是这样的:
TOP 1. 使用六脉神剑把酒从体内逼出来
TOP 2. 使用其他快速解酒办法......
TOP 3. 没有了......
想要明白「快速解酒」这个行为是不靠谱的,就需要从酒精究竟怎么作用人体开始说起。
一杯酒下肚,酒变成了啥?
酒精进入身体后,除少部分通过排尿或者呼吸道排出体外,剩下的酒精代谢全部交给肝脏负责。
肝脏代谢酒精主要有两个步骤。
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将酒精分解成乙醛;
在乙醛脱氢酶 2(ALDH2)的作用下,将乙醛转化为乙酸。
如果体内的 ALDH2「不给力」,饮酒后,乙醛就会在体内大量堆积,很快便会出现脸红、兴奋的表现。
研究统计超过三成的汉族人会出现喝酒脸红的现象,这个现象被称为亚洲红脸(Asian Flush)。
所以说多看科普很重要,当年《天龙八部》里的丐帮众人要是明白这个道理,早就可以看出连喝十碗白酒面不改色的萧峰可能不是汉人,哪会有后面那么多幺蛾子。
想要解酒,你问过身体的感受吗?
从上面酒精的代谢过程可见,能够解酒途径只可能有两种:
改善乙醇脱氢酶和 ALDH2 的数量或活性;
延缓酒精在胃肠道的吸收,避免乙醇浓度骤升。
先说第一种,是否可以改善乙醇脱氢酶和 ALDH2 来「快速解酒」呢?
很不幸,由于乙醇脱氢酶和 ALDH2 的数量和活性是遗传决定的,外源难以补充,一辈子都改变不了。所以这种办法基本没戏。
也就是说,酒量是不可以通过喝酒练出来的。所谓酒量的提高,只不过是因为长期喝酒,身体对脸红和神经兴奋产生了耐受,更不容易醉倒而已。
但乙醛在体内的堆积越来越多,对机体造成的危害更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类至今没有发明真正有效的「解酒药」。
所以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所谓解酒产品,大多数是以食品准字存在。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目前没有以「解酒」及类似适应证批准过任何药物。
但是有人会说,吃了这些「解酒药」确实让人觉得舒服啊,这是为什么呢?
确实,有些「解酒药」之所以会让醉酒者感到清醒、觉得舒服,那是因为其中含有利尿、止痛和兴奋的成分,能够缓解头痛、恶心症状。
但它们无从真正「解酒」,反而让肝脏在代谢酒精的同时,还要「分心」来对付这些外来药物,到头来加重肝脏的负担。
土法解酒,越解越糟糕
「解酒药」不行,但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还是想出了很多据说可以解酒的土办法,那让我们看看这些「解酒」土办法的真相究竟是啥:
1. 酒中加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能使胃容积膨胀,增加酒精吸收的面积;还能促进酒精进入空肠的速度,增加酒精的吸收,所以用碳酸饮料兑酒会使人更易醉酒。
2. 醉酒后饮蜂蜜水?
果糖仅仅是提高了乙醇脱氢酶的效率,而对乙醇的产物——危害更大的乙醛——没有丝毫影响。
3.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
这些药有助于缓解饮酒后的头痛,但对酒精代谢无益,并且它们和酒精同时摄入,会增加胃出血和肝损伤的风险。
4. 服用葛根汤之类的中草药?
有研究表明,葛根是 ALDH2 的抑制剂,在大量饮酒后饮用葛根,反而可能增加乙醛相关肿瘤的风险。
所以,这些年用的解酒方法都是坑爹啊!
不喝最好,少喝为妙
那是不是就彻底没有「解酒」的办法了呢?其实从延缓酒精在胃肠道的吸收的角度,适当降低饮酒不适感还是可以做到的:
饮酒前垫些食物,给酒精的代谢赢得一些时间;
在饮酒过程中随时吃点东西喝点水,可以促进酒精在尿液的排出。
有些俄罗斯人主张在喝伏特加的时候吃些油炸土豆,就是这个道理。
但这些方法并不是解酒,而是稍稍降低酒精给人带来的不适感,不能指望这些方法来解酒。
所以,如果你是个不能喝酒的人,然而又有很多推脱不掉的喝酒应酬,那就只能在酒桌上喝两杯后说:
对不起,有点晕,我喝多了。
毕竟除了不喝,装醉是最好的解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