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面食,东方与西方各成一路气候。
在东,古老神秘但能吃的中华文明凭借亿种面条稳居头牌;在西,后来居上的靴子王国意大利之所以笑傲江湖,则在于当地面食的不同吃性。
其实,意面发明的最初用途是存储干粮,方便大家在古代「做个懒人」。
没想到,为了完善这一目标,加上天生的爱吃属性,意大利人竟为此勤奋了十几个世纪,还玩出了几百种花样……
属性:咬肌的天敌
意面是咬肌的天敌,这点和绕指柔的中国面条有很大不同。
意大利干面条非常坚硬,因此煮面时间远比鲜面条和中式面条的时间长。这是因为它采用了高筋粗粒的硬质小麦粉Semola(或叫Semolina)。这是一种用硬粒的杜伦小麦磨制的面粉,颗粒感突出,能让意面更硬更粗糙。
一些意面还会使用富含矿物质盐的水源和粗糙的压制模具,粗犷的表面与质感可以挂住更多酱汁。
▲ 意面用的小麦粉不漂白,所以颜色多呈现金黄色
意面会用到「00、0、1、2」面粉。在意大利,面粉会按照蛋白质、面筋含量和粗细度综合排序,用数字标注为00、0、1、2与全麦粉Farina Integrale。数字越高,面越筋道。制作鲜面条用的00级面粉非常柔软,口感和中式鸡蛋面类似,没有通心粉们那么考验咬肌。
热知识:吃数字越高的意面,脸型会愈发拥有棱角。
意面发家史
早在4000年前,中国就已经开始制作面条,有人认为意面是中国制面技术通过贸易输入地中海的结晶。
也有人认为意面更像是本土的产物,其雏形可以远溯到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一本5世纪的意大利烹饪书提到Lagana,这种食物由多层面饼和肉馅组成,看起来是现代千层面Lasagna的古早祖先。
▲ 谁能拒绝Lasagna呢,古代人都不会
但似乎确实,意大利面在罗马帝国时期出现了苗头。毕竟罗马人每年生产上几百万吨谷物,揉成面团、切薄片烘干是很好的运输储存方式。正是在这个时代,通心粉一词出现在历史中,不过那时的通心粉还是一个可以描述任何形状意面的术语。
意面的起步虽存在争议,但到了中世纪晚期,现代意义上的意面已经开始崭露头角。13世纪开始,靴子半岛上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关于意面、通心粉、意大利饺子等面食的记载。
▲ 想不到吧,意面也有被迫当手抓饭的时候
彼时意大利刚步入漫长的繁荣期,意大利商人从遥远的东方贸易中大把获利,他们的频繁流动和巨额财富支撑引发了半岛对于面食的传播和热衷。但当时的意面与现下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出入:那时煮面的时间更长,还加入怪异的甜和辣味调味(可见西方人对香辛料早有执念)。
意面真正的突飞猛进还是后来。民生推动了历史的车轮:由于肉价高高在上,而小麦被地主们大量抛售,便宜顶饱的面食逐渐成为理想的替代食品。
17世纪,面条机出现,意面进入工业化大生产时代,产量铺天盖地而来。到了17世纪末,那不勒斯成为意面生产消费的中心,那不勒斯人被戏称为mangiamaccheroni,也就是「通心粉吃货」。
20世纪,烘干和压制工艺的进步再一次丰富了意面品类。全球化浪潮中,意面收割了大批馋嘴粉丝,如今意面的年出口量达到150万吨之多。
常见意面种类
意面统称为Pasta,细分起来能有几百种。
总得来说,意面有两大阵营,一是鲜面条Pasta Fresca,二就是我们常见的干面条了。根据不同形状长短,干面条又可以划分成几大类:长条的,切片的,段状的,花式的,迷你的。
接下来,我们着重讲几种超市和餐厅比较常见的意大利面。
1 | Spaghetti 细长面
Spaghetti是世界上最火的意面之一。它的名字源自意大利语「细线」,通常是细长的圆面,好做又百搭。
编号:有的意面包装会写有标号,如「Spaghetti N°3」,不同大小的数字代表面的粗细,数越大面越粗。但当数字达到一定程度后,它代表的可能是其他形状的意面,如螺丝面、斜管面等。
2 | Linguini 扁面条
名字意为「小舌头」。和前者相比,这种意面更厚且扁平。由于起源于沿海地区,Linguini最常用于搭配海鲜,特别是蛤蜊,如白酒蛤蜊面、青酱蛤蜊面等等。
3 | Bucatini 空心面
Bucatini有点像中空的Spaghetti,或是细长版的通心粉。它比Spaghetti更粗,中间有细细的空心。它非常适合炖在砂锅菜或是浓烩酱汁中,这样可以尽可能多地吸饱汤汁,充满风味。
4 | Lasagna 千层面
Lasagna更像是面食而非面条。它由4、5层大块的鲜面皮组成,每层之间填充以盐、奶油、奶酪、肉酱、海鲜或蔬菜,切成方块焗烤。因为富含芝士,千层面口感浓厚稠密,非常上头。
如前面所说的,千层面历史悠久,5世纪时已经有了准现代版本的食谱。千层面在欧美非常火爆,有超市的地方就有千层面的半成品。千层面不用煮,买回家放烤箱随便一烤,时间到了直接勺子挖着吃,是懒人居家的福音。
5 | Fusilli 螺丝面
经典意面之一。螺丝面起源于意大利南部,形似螺丝钉,口感筋道耐嚼。它的大号版本被称为Fusilloni。螺丝面扭曲的凹槽可以挂住很多酱汁,因此是很多浓酱意面的首选。
6 | Macaroni 通心粉
大名鼎鼎的通心粉本尊,在意大利也叫Maccheroni。粉如其名,它形如一截弯曲的短管,因为扭曲且中空的特质,它非常适配各种汤与浓酱,也可以拌沙拉。
7 | Paccheri 粗管面
这种表面光滑的粗管意面通常要填充馅料,如番茄肉酱、奶酪等,然后放入烤箱焗烤。对于粗管面的发明,本地流传着一种有趣的说法:在17世纪,西西里的意面商发明了Paccheri,以便将违禁的大蒜走私到普鲁士王国,因为管子直径够粗,大蒜得以妥善藏匿。这或许从侧面说明,填馅是粗管面的宿命。
8 | Penne 斜管面
意象来源于「羽毛笔」。斜管面是最主流的意面之一,两端斜切,表面压有直线沟纹,口感劲道。和其他粗糙中空的通心面相似,它非常适合各种湿酱和浇头。
9 | Farfalle 蝴蝶面
非常漂亮的一种意面,意大利语中意为「蝴蝶」。看起来像蝴蝶或是领结。它相对小的体积与轻薄度使它适于制作各种冷热面食,如沙拉拌菜或是烩汤。
10 | Rotelle 车轮面
车轮面长得像个迷你的马车轮,这对挑嘴的小孩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颜值打击。车轮面不算厚实,可以搭配浓稠酱汁或是拌在沙拉里。如果是为了拍照或招待客人,车轮面都是不错的选择。
11 | Conchiglie 贝壳面
贝壳面形似海螺壳,由此可见意大利人文受到的大海的影响。贝壳面的造型决定了它能够容纳大量的酱料汤汁,因此常用于各种浓汤和砂锅菜中。其造型简洁美观,所以很受厨师青睐。
12 | Orzo 米粒面
米粒面长得非常迷你,造型上很容易和大米或谷粒混淆。无论是汤、沙拉、还是做配菜,Orzo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常见意面酱汁
意面酱大致可以分为「红白青黑」四种。
1 | 红酱 Tomato Sauce
成分:番茄、洋葱、罗勒、大蒜。
风味:酸甜咸香,红烩番茄口味。
2 | 青酱 Pesto Sauce
成分:罗勒、松子、大蒜、干酪、橄榄油。
风味:异域风情,罗勒与蒜味凸显。
3 | 白酱 Cream Sauce
成分:奶油,奶酪。
风味:奶香浓郁。
4 | 黑酱 Squid-Ink Sauce
成分:墨鱼汁,欧芹,番茄,月桂叶,大蒜,红辣椒粉。
风味:鲜香,主要用于海鲜面。
配酒的选择
意面的酱料汤汁提供了丰富的风味,因此酒的搭配就有了丰富的选择。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既然这是扎根于意大利风土的美食,本地的葡萄酒兴许有着自洽的风味。
红酱高酸,且通常与红肉相配,如经典的意式肉酱面。因此你需要的葡萄酒应该有新鲜的高酸度和较熟的果香。鉴于红肉的存在和酱料的油润性,这支酒最好也有一定的酒体。
基于此,你可以选择意大利出品的Primitivo、基安蒂产区的桑娇维塞,或是Montepulciano d’Abruzzo。
青酱以罗勒的植物香气而凸出。因此,搭配青酱的葡萄酒应该有明显的草本特质、清新的酸度,更高的要求则是能和青酱的油脂平衡,这就需要它是高酸而过桶的。但通常,我们只需要专注于草系特性的琴瑟和鸣。
▲ 斯巴琳娜酒庄,Gavi干白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过桶的长相思干白,或是其他近似长相思风格的植物香气、高酸清新的葡萄酒,如奥地利的绿威林。在意大利本土,我们不妨尝试下皮埃蒙特子产区加维Gavi DOCG的Cortese干白。
白酱具有浓郁醇厚的奶味和绵密口感,因此,我们需要一支酒体圆润饱满、酸度较低的白葡萄酒,如维欧尼葡萄,或是过桶的霞多丽干白。
黑酱通常与海鲜意面同时出现。对于海鲜口味,意大利盛产的清瘦酒体高酸干白就是绝配了,比如索阿维和灰皮诺。当然,轻盈爽口的桃红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所以说,为了后世能痛痛快快做懒人,意大利人发挥十八般神通,历经十几世纪,硬是把这个有点粗糙的面团琢磨到了极致。想当初人们连吃意面的餐具都无,如今则把意面周边的一切都发展起来了:刀叉、厨具、佐料、酱汁,要多齐全有多齐全。
不得不感慨,21世纪想肥宅一下,只需买一份速冻的肉酱千层面,放烤箱里自生自灭20分钟就能大吃特吃,擦擦嘴说句美味。而在古代,人们吃意面或多或少有点无奈:意面便宜顶饱又经得住放啦,肉太娇贵买不起啦,只能煮些面条多放调料弄口饭吃这样子。
既然如此,也许只能把意面越做越好,做得大家都爱它。
这大概就是西方版本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吧。
文 | 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