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开始截止到去年的最新数据,中国白酒产量其实已经下降了47%,白酒产能下降的背后其实是行业分化的加剧。也就是说,随着酒类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消费品牌化及品质化趋势的发展,以中低端酒或是低价酒为主的非名酒产能多存在过剩,而由产区背书的名酒以及以品类为代表的高品质酒,产能却一直稀缺。”蔡学飞指出。
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为715.63万千升,同比下降0.59%,相较2016年的1358.36万千升近乎腰斩。
“随着头部名酒扩产的产能逐渐释放,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会进一步推高中国酒类的消费价格,同时,酒类的产能标准及质量也会进一步提升,这也是白酒高端市场扩容的一个结果。”
毫无疑问,今年或将会是白酒扩产的高峰期。
从名酒企业销售数据来看,茅台和五粮液等头部企业近几年营收大幅提升,市场份额持续扩大,白酒行业名酒品牌利润上升空间较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
目前国内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消费升级的趋势延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高净值人群稳步增加,白酒尤其是高端、次高端白酒的需求具有确定性。在此背景下,白酒行业分化显著,高端白酒通过提价提高其品牌力和业绩,而次高端白酒享受高端白酒提价后的空白价格带,次高端白酒产品结构升级下具有量价齐升的增长空间。
在酒企们提出扩产计划的同时,面对“市场份额向优质产区集中”的发展趋势,不同产区也对产能有着相应十四五规划:根据仁怀市政府规划,到2025年酱香酒产量力争达到50万千升;习水产区到2025年要实现“保底25万千升,力争30万千升”的产能目标;宜宾产区今年总产能有望接近70万千升,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是产量突破100万千升;就吕梁产区而言,2020年吕梁市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14.85万千升,力争“十四五”末全市白酒产能达到50万吨。
而无论是企业还是产区的产能扩充规划,在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看来,其本质上均是优质产能的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