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瓶不仅是一种盛酒的容器,也是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酒文化的重要体现。
贵州茅台酒酒瓶从土陶瓶、白瓷瓶到玻璃瓶,使用脉络清晰,传承有序,与中国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史相伴相随。它像一面镜子,在照亮茅台文化的同时,也折射出时代的沧桑。
作为茅台酒瓶的一部分,瓶底承载着丰富而重要的历史信息,但它又很容易被忽视。结合不同年代瓶底的特征,能为鉴定茅台酒真伪提供有益的帮助。
五十年代
土陶瓶
建国初期,我国制造业基础薄弱,制陶工艺技术落后。
1956年以前,茅台酒瓶一直使用仁怀当地生产的“三节”土陶瓶。这种酒瓶制坯时无法一次制作完,而是分上、中、下三个部分制作,再拼接起来。
从瓶底露胎痕迹来看,表面粗糙,形状不规整。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制陶工艺也一直在改进,所以当时的土陶瓶在大小、颜色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五十年代早期土陶瓶的瓶底表面粗糙,隐约可见足圈。五十年代后期有一部分土陶瓶的瓶底无足圈,未施釉,瓶底以数字来区别窑工或作坊。
【土陶瓶瓶底:五十年代早期、五十年代中后期】
白瓷瓶
瓷器为中国人发明,国人对收藏瓷器情有独钟,当素雅的白瓷与茅台酒结合,就更显得珍贵和意义非凡。
1957年,为了提高外销酒的包装美感,茅台建“中华瓶厂”,并在江西景德镇聘请两位八级技师到厂指导生产白瓷瓶。白瓷瓶茅台酒在国际市场上推出后,大受欢迎。
从瓶底露胎痕迹来看,当时的白瓷瓶生产工艺已经相当先进,酒瓶的胎土洁净,杂质少,胎面细腻,胎体厚重,胎质温润,不过瓶底仍然较为粗糙。
由于白瓷瓶处于试制、改进阶段,所以瓶底形制也并不完全相同。有一部分瓶底为平面,无足圈,未施釉;另一部分瓶底有足圈,但足圈较窄,底内平面施釉,胎釉相接自然协调。
【五十年代后期白瓷瓶:无足圈瓶底、有足圈瓶底】
六十年代
土陶瓶
六十年代的茅台酒瓶基本延续了五十年代末的形式。随着制陶技术的改进,酒瓶的工艺也有了进步。内销茅台酒土陶瓶的瓶体外观更加协调美观,瓶底则更加厚实耐用。
从瓶底露胎痕迹来看,足圈不施釉,部分底内平面釉色有变异,呈现花色。
【六十年代土陶瓶:瓶底、瓶身(内销酒)】
白瓷瓶
白瓷瓶茅台酒只在1957-1966年存在,时间短,产量少,市场上非常罕见。
六十年代后期,白瓷瓶曾短暂用于内销茅台酒,但基本都是用的库存酒瓶,因此总的来说,白瓷瓶茅台酒存世量非常少,收藏价值较高。
六十年代白瓷瓶的瓶底都施釉。部分瓶底足圈变窄、变小、变圆,瓶身站立时,瓶底足圈几乎无法接触到桌面;瓶底内平面向外突出,成为瓶身站立的主要支撑面。
【六十年代白瓷瓶:瓶底、瓶身(内销酒)】
乳玻瓶
1966年,乳白色玻璃瓶(简称“乳玻瓶”)终于通过技术攻关试制成功,彻底解决了避光、渗漏、不美观三大问题。至此,茅台酒瓶的造型也基本固定了下来。
自1966年7月,内外销茅台酒一律改用乳玻瓶。经典雅致的瓶型、白瓶红飘带的设计搭配,广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六十年代乳玻瓶的瓶底光洁度高,表面如镜。瓶底足圈中间有铸瓶时模具留下的铸瓶线,此线将足圈划分为内外二个圆,内圈窄,外圈宽。此时期多数瓶底有数字或记号。
【六十年代乳玻瓶瓶底】
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是洪流激荡的年代,玻璃瓶的造型、规格、用料等单调一致,成了革命精神统一的标志。
七十年代的茅台酒沿用了白色玻璃瓶包装,瓶体敦实厚重,线条粗犷,比例协调。瓶底足圈的外圈能看到两道对称的短线,这是造假者难以仿制的工艺之一。
七十年代乳玻瓶的瓶底有带数字和不带数字两种,这些数字含义和出现的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七十年代乳玻瓶瓶底:无数字、有数字】
八十年代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经过反思之后,人们将复苏的艺术激情,投入到了玻璃瓶的设计与生产之中。
此时的乳玻瓶瓶体光洁度明显提高,胎质温润,若玻若瓷。瓶底细腻光滑,铸瓶线内侧的圈在八十年代初变宽。到了八十年代末,铸瓶线内侧的圈又变窄,而且铸瓶线很细,微不可见。
【八十年代乳玻瓶瓶底:足圈内侧略宽、足圈内侧略窄】
九十年代
进入九十年代,中国饮料行业出现了强劲发展势头,包装玻璃瓶的产量和质量也在快速提高。
对于茅台酒而言,随着酒瓶需求量变大,八十年代末时酒瓶供应厂就变为多家。为了区别各家的产品,厂家在瓶底作了记号,于是出现了“清玻”“美工”“景玻”“MB”“HB”等字样。
1995年以后,茅台酒瓶底统一变为“五星式”,即瓶底中间为相似茅台五星商标,外圈配以“中国贵州茅台酒厂制造”的英文字母,圈的最外侧保留了“MB”“HB”以及“口”型和三角符号等厂家代号。
【九十年代乳玻瓶瓶底:厂家记号、“五星式”】
2000年以后的茅台酒瓶在制作工艺和瓶体美观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反映在瓶底上,从2001年起,瓶底图案有所改变及外圈英文字母都有所改变。
【2000年以后的茅台酒瓶瓶底】
茅台酒瓶瓶底发展革新的过程,记录着中国制造业技术工艺的不断精进。只要掌握茅台酒瓶底的特征,再对照瓶体标识的变化特点,互为佐证,就能最大限度提高茅台酒辨别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