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清代咸丰年间,这一华氏支脉的传人华铭轩已位列黔省五大医家之首。请记住这个名字,以下所有的故事都来自这个传奇人物的后代。
他医术精湛,为人心怀乡土,遇贫困分文不取,为商则眼光独到,创办“成裕号”,专事盐业贸易,在贵阳、遵义、仁怀等地均有分号。
后因战乱所迫,华铭轩举家搬迁贵阳。在搬家路上,华铭轩染病离世,次子华联辉接掌华家产业,创办“永隆裕”盐号,继续经营盐业,十余年间积聚白银数万两,成为贵州首屈一指的盐商。
至今仍矗立在茅台镇的华联辉塑像
就从华联辉开始,华氏和茅台因缘际会,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华联辉是咸丰年间的举人,也是一个孝子。咸丰末年(公元1860年),一天,华联辉的祖母彭氏在与家人的闲谈中,偶然想起她年轻时曾喝过茅台镇的一种酒,觉得味道甚好,还想再尝尝。
祖母的一句玩笑,华联辉却一直记在心上。
茅台镇原是川盐入黔口岸,华家常年往来于此。华联辉到茅台之后,发现这里的烧坊已在兵火中被夷为平地。
茅台酒?连个影子都没有了。
原来清嘉庆年间,茅台镇上烧坊不下二十余家,形成“酒冠黔人国”的盛景。就在茅台酿酒业欣欣向荣之时,遭受了一次灭顶之灾——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率军攻占茅台镇,战后茅台古镇只剩下一片瓦砾,所有酒坊在战火中荡然无存。
于是,华联辉买下一块土地,找来旧时的酒师,在原址上建起了作坊,起名为“成裕烧房”。
酿出的酒经祖母品尝,确定这正是她年轻时喝过的酒,于是中断多年的茅酒生产就这样恢复了。
最初约十年间,华氏的酒仅供家庭饮用和馈赠、款待亲友。谁知亲友们交口称赞,求酒者接踵而至,于是,具有敏锐商业头脑,善于捕捉商机的华联辉立即扩建酒坊,对外营业,并将酒坊定为“成义烧坊”。
到了华联辉的儿子华之鸿的时代,华家的产业达到了鼎盛时期,华之鸿扩建了烧房,创建了“回沙茅台酒”的品牌,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茅台酒从此蜚声中外。
1951年—1952年,仁怀县人民政府将“成义烧坊”收购并公有化,“成义烧坊”更名为“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即今天的茅台酒厂)。
同时,通过购买、没收的方式,将茅台镇名气最大,规模最大的其他两家私营酒坊“荣和烧坊”、“恒兴烧坊”与“成义烧坊”合并,成立了国营茅台酒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