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白酒降质这个话题,其实早在9月份的文章中我曾写过一篇,现在发现里面的内容不够全面,今天再来讨论这个话题,梳理一下各类白酒降质的原因。然后再来说说我们在选酒当中需要注意哪些,以防掉坑。
前面的文章我曾说过,品牌酒降质的重要因素是产能不足,当一家酒厂的产能跟不上商品酒的需求时,酒厂产品便会出现品质不稳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有的酒厂会外购一些酒,舍得花钱的酒厂会外购一些好酒,这样设计的酒不一定会降质,但会影响酒厂产品的风格,毕竟不同酒厂产的酒风格多少有区别。当然,更多的酒厂并不舍得在这上面花大钱,他们往往会用次级酒或外购一些便宜的原酒调入做商品酒,而这便导致了商品酒的降质。
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年年高速增长的酒企,我们需要谨慎其产品降质,因为发生这种现象的可能性很大。一般来说,酒厂的支线和定制酒降质概率大于嫡系酒,毕竟嫡系酒是酒厂的主要盈利产品,一旦严重降质,破坏的是酒厂的品牌。但贴牌、定制、网销等支线品牌则不一样,毕竟其不是酒厂的主力产品,口碑做烂了,那就换掉。
因此,在我们选酒时,对于这几年发展很火的品牌酒,其贴牌、定制等支线产品不用看了,基本都是坑。
其实在白酒降质中,还有两类降质很普遍:一类是定位改变,一类是市场降质。定位改变是一类比较坑的降质,这更多跟酒厂的决策有关,因此相比前面的产能降质,这类降质有更强的不可预测性。
说到定位降质,主要是酒厂产品定位发生变化进而产生的降质,比方说原来某酒厂的某款高端酒,突然定位发生变化成为了中端酒,这一变化就会伴随降质,这类降质一般明显且严重。
对于这类降质,往往出现在支线和定制产品中,嫡系酒也时有发生。对于这类降质,没有产能降质好预测,尤其是定制酒,涉及到酒厂和定制商的合作和定位,而这也是酒圈经常说买大厂嫡系酒的原因,因为定制酒降质的风险比嫡系酒大多了。
就嫡系酒的这类降质,也不太好预测,但还是有一些规律。比方说酒厂的某款酒突然在官方自营渠道上猛得做活动促销,对于这种现象,一般有三种原因:第一,酒厂新上市的商品,目前没有多少渠道销售,通过促销让更多人了解这款酒,培育市场;第二,酒厂清仓的老产品,清仓完后,这类产品也不再生产;第三,酒厂产品定位变化,在前期积累了口碑的基础上,通过降价大量销售,以降质平衡利润。
对于这三种原因,前两种是酒友非常欢迎的,第三种是酒友非常愤怒的。对于降价大促并降质的情况,在酒圈中发生过不少,比方说15年国密、特密大促降质,20年黄鹤楼H9大促降质、金沙瓷瓶小红钻改玻璃瓶小红钻的降质……
因此在当前,面对品牌白酒官方渠道嫡系产品跳水价格销售,我们一定要留一个心眼,这类酒到底是清仓促销还是降质割韭菜?一般来说,有很多渠道商销售的嫡系产品,酒厂官方渠道是不会跳水价销售的,充其量搞点秒杀娱乐酒圈,毕竟这样对线下渠道影响较小。如果直接跳水价线上销售,损害的是线下经销商的利益,对于酒企来说,容易损失大量经销商。15年国密董酒大促让董酒损失了很多线下渠道,而这也让董酒而后一年过得非常困难。
今年下半年,酱香酒销售开始走下坡路,这也是前期酱香发力太猛、步子太快导致的结果。往后两年,酱香酒的调整将会加深,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好价产品。对于这些好价产品的出现,我们也需留个心眼,他们到底是真的好价还是割韭菜的陷阱?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面对?个人建议,首先我们心态要平和,不要看到一款酒降价了就大量买,因为即便是真正的漏对于大多数酒友来说也没必要大量买。前几年是白酒的上升期,确实难得碰到一款好价酒。但在我刚进入酒圈的2013年,那时的好价酒遍地都是,各种漏价持续到2015年,我那个时候买了一些酒到现在都没喝完。不仅是我,那一时期很多酒友买的酒到现在都没喝完。因此我们看到好价酒时首先要冷静,然后买个一瓶解惑再说,万一降质了,也没花大价钱跳坑。
虽然白酒好价情况有很多,但值得酒友大量买的就只有酒厂清仓好价,因为这种活动的力度是最大的,品质也有保证,酒厂也不会乱玩套路,因为要清仓的酒,酒厂都没心思再设计个低端酒体灌进去。对于酒厂清仓,其目的是把货一次性清完,因此其好价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只做一两天的活动就结束。记得15年郎酒清仓紫砂郎,官方旗舰店前后清了一个多月,这时间完全足够我们先买一瓶解惑然后再决定是否大量买。
回到话题,相比大促降质,酒厂支线产品降质有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在这里,最容易伤到酒友的是酒厂线上性价比酒降质,毕竟这类酒会是一些酒友的口粮。说到一些酒厂,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性价比产品,其主要原因是品牌力有限,需要一些性价比产品在酒圈中营造热度,为自己的后期招商、品牌发展铺平道路。但随着酒厂品牌力的增强,线下产品的铺开,线上性价比产品会成为其发展的桎梏,因此酒厂便会对这类产品下手,一般口碑好的酒厂会将这些产品清仓下架,但更多的酒厂则是慢慢降质,借着这个产品的余温,再赚一波钱。
因此对于酒友,面对宝丰优质坛30这种有性价比的酒时,不要乐观估计其品质会一直如此,当前出口汾酒、电商绿凤、鸭溪窖小雷泉、鸭溪窖珍品黑金都降质了,如果宝丰酒的品牌发展起来,这种酒不是清仓砍掉就是降质。
在品牌酒降质中,除了产能不足、定位调整外,还有一种降质便是市场调整。对于这种降质,其幅度没有前两者大,但在品牌酒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大众品牌酒。以白云边酒为例,十年前卖的白云边12年和现在白云边12年卖的价格是差不多的,两款酒的包装也差不多,那么试问这两款酒灌装的酒质会一样吗?答案当然不一样,就物价来说,十年前的物价也不是现在的物价,酒厂为了平衡利润,也会降质。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这主要与大众消费有关,在大众市场中,许多人消费白酒消费的是其价格而非品质,一桌子人吃饭,喝一款200块钱的酒喝的是200元的酒而非200元酒的品质,而这也是限制这类酒涨价的原因。因为当这款酒涨价了,200元涨成250元了,一桌子人可能认为这还是200元的酒,毕竟有多少人会天天关注一款酒的价格,但这样对于请客的人就觉得很伤,因为他花了250元。因此对于大众白酒,只要明显涨价,销量就会明显下滑。而这也是年份酒越来越乱的一个原因,因为年份酒的概念是90年代后期推出的,主要是针对大众市场推酒的,然而大众的消费行为决定了这类酒不能乱涨价,于是酒厂只能通过降质平衡利润,再推出高端酒来弥补产品线。而在年份系列酒中,推出更高端酒的方式就是增加年份数值,但其使用的酒体只是之前替换出来的低年份优质酒,而这是年份酒越来越乱的一个原因。其实一些酒厂最开始推出年份系列酒时,年份标还是比较靠谱的。
不同于大众酒的不变价,高端酒往往涨价,而这也是许多高端品牌酒品质能保持恒一的原因。高端酒能涨价的原因主要是高端酒服务商务市场,商务市场很多时候是定品牌喝酒,比方说很多场合是必须用茅台,用其他的产生不了相应的商务效果,所以茅台酒涨价并不太多影响他的销售,毕竟认他品牌的人多,涨价了也要买。相比之下,一些品牌力弱的高端酒,有时跌价都卖不动。
总的来说,白酒降质的原因有很多,对于我们酒友来说,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判断一款酒降质的风险有多大。一般来说,发展太快,产能不足的酒企,支线产品会有降质,有时连嫡系酒都会有降质;旗舰店有大促的酒建议先买瓶解惑,以防大量买后碰到降质的情况。如果只是酒厂一两天的活动,错过就错过了。如果是酒厂清仓,一两天不会结束,我们完全可以测试其品质没降后再大量买点;网销性价比产品我们可以结合需求来买,没必要屯,虽然其有降质的风险,但我可以告诉大家,一旦降质,换品牌就可以了。当前虽然品牌酒发展很好,产能供不应求,但总体上白酒的产能是供大于求的,白酒的整体销量是在减弱的,当前的中小品牌酒,竞争非常激烈,你不卖性价比,总有人卖性价比;买定制酒一定要看批次,碰到性价比好的定制酒,就对着这个批次买,过了这个批次,不熟直接绕过;对于地方大众酒,除了你当地认可的品牌酒外,其他的品牌酒不建议购买,主要这类酒在你的当地也用不出去,而且这类酒还有渠道溢价,性价比也不好。最后关于我对白酒降质的情况分析,以及我们碰到各类性价比酒该如何处理?作为酒友的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