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酒出现在全州,而不在别的地方,有其深刻的根源。这种根源首先在于全州这一地域所居住的人民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同其他地方的人类争甚至灵长类一样,有共同的酒类爱好。唐人李肇所著《国史槽》就曾经记录过置酒捕猴的办法。如果袭用老谱,至今仍然可以使猿猴上当。猿猴嗜酒,也会“造酒”。清代文人李调元在他的著作《粤东笔记卷九》中记叙:“琼州(今海南省)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百花所造,一石六辄有五六升许,味较辣,然极难得。”清代的另一种笔记小说《清稗类钞·粤西偶记》中也说:“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可知两广地方曾经连猿猴也会“造酒”,何况人类!所以要考证全州酿酒的历史恐怕需要追溯到当地人类的初始阶段。当然,今日的全州人,并非完全是当地初始居民的后代,其先祖大抵迁自中原,“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的技术必定会随之带到岭南。可以推断,今天的湘山酒白酒必定与上述历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好酒的天性是酿酒的不竭动力,是湘山酒长期蕴育发展的深刻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