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随后,市民拍摄的“社区大喇叭读秒”、“电视自动弹出倒计时”等地震预警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提前10秒钟预警,就能减少39%的人员伤亡,提前20秒预警,能减少63%的人员伤亡”,这套足以救下无数人生命的地震预警系统,便是由王暾研发的。
浙江大学工学学士、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力学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将这些光环集于一体的王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时,王暾正在奥地利科学院当博士。原计划当大学教授的他,看到汶川地震触目惊心的情景,便萌发了回国研发预警系统的想法。“哪怕只提前十几秒钟,能让人们获得更多的逃生机会,减少人员伤亡。”
彼时,国内尚无有效的地震预警装置。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到一周,王暾便筹集300万元,组建8人团队,在成都开启地震预警科研。
利用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速度比电波慢的特点,王暾带领团队在地震发生后迅速收集震中信号,在地震波到达破坏地区前发出预警——这也是地震预警的基本原理。得益于汶川地震后频发的余震,采用全新的分布式计算、预警倒计时等技术,王暾团队争分夺秒,将研究的进度不断提前。2010年底,地震预警系统的雏形出现,并把仪器部署在汶川地震余震区进行实验。
2011年,国内首次实现手机短信接收地震预警信息;2012年,汶川电视台开通了国内首个电视预警功能;2013年,云南4.9级地震,地震预警系统实现国内首次对破坏性地震的成功预警......在他与团队的努力下,地震预警系统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第一次,成为地震灾害面前一道无形的保护伞。
2014年,王暾和团队在全国铺设了5000个预警台站,使我国超越日本,建成全球最大的地震预警网络。可以说,2008年回国至今,45岁的王暾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和地震波“赛跑”。未来,王暾还希望建设中国首个地下云图网,以此促进预报地震科研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