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用“眼泪”一词来形容葡萄酒的挂杯现象。即“会哭的葡萄酒“才是好酒,因为它能够哭出更多的酒泪!
挂杯的葡萄酒
“会流泪葡萄酒”,才是好酒吗?
这些“眼泪”到底是什么物质呢?
为什么会形成“酒泪”呢?
这些紧贴杯壁的“泪滴”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什么是“酒泪”?
当我们打开一瓶有年份的纯正葡萄酒,倒出部分酒液在酒杯中,然后轻轻地摇晃酒杯,让酒液在杯壁上均匀地旋转,当停止摇杯后,酒液便会形成一条条液柱沿着杯壁缓缓地向下流动,并在杯壁上留下一道道酒痕,人们为它起了一个动听的名字“葡萄酒的眼泪”。法语中,也叫酒腿(Wine legs)。
挂杯的白葡萄酒
“酒泪”是如何产生的?
“酒泪”的产生表明该款葡萄酒的酒精、糖分和甘油的含量较高,干浸出物(Extract,除残糖以外所有非挥发性精华物质)比较丰富。酒泪,通常只能说明一支酒的酒精含量的高低,酒类越多越密,流淌下来的速度越慢,只是说明其酒精度越高。当酒的酒精度数高于12度时,酒类(挂杯)明显。一般而言,酒类(挂杯)的形成是由于酒精的表面张力低于水,同时酒精的蒸发比水蒸发得更快。而度数较低的甜葡萄酒酒,也会有挂杯的现象,但仅仅是因为液体含糖量较高而使其粘度高,流淌速度较慢的原因。
挂杯的葡萄酒
如何正确的看待“酒泪”?
葡萄酒厚重的口感主要取决于葡萄果皮中所含的单宁物质,而单宁实质上也就是葡萄酒的“灵魂”。单宁在葡萄酒酿制与储存过程中,会形成粗重的分子,再加上葡萄酒常年卧放储存,果浆中释放出糖分的作用,就会挂在杯壁或瓶壁上,进而形成了“挂杯”现象。
挂杯的葡萄酒
写在最后
当我们喝酒时,几乎所有的葡萄酒都会有“酒泪”,即都会产生“挂杯”现象。“挂杯”是葡萄酒酒体成熟的正常表现,它既不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也不会影响葡萄酒的果香和口感,更不会对人体有害。一般酒体浓度越高的葡萄酒,更容易产生“挂杯”的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每天一点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