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个贯穿中华文明历史的符号。白酒,不单单是酒,一种物质,那么简单,更是中华文明大版图中不可忽略的一块拼图。
一杯白酒,饱含着7种文化,演绎着7种精彩,喝下去的是粮食精粹,升腾出的是千古情怀。
历史悠久的种植文化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是较早开启农耕文明的国家,深受农耕文明影响,土地与粮食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而白酒的诞生,与中国人骨子里的农耕文明息息相关。
《本草纲目》有“蜀黍北地种之,以备粮缺,余及牛马,盖栽培已有四千九百年”的记载,这里的“蜀黍”指的便是高粱。高粱深受酿酒人的喜爱,但这种作物却是从非洲传入中国的。
高粱对生存环境的要求特别低,在战乱频仍、粮食短缺的时代,高粱一下子成了中国人最爱种植的作物之一。从宋辽时期后只用了短短一百余年,高粱就种满了北方大地。
跟其他农作物相比,高粱的口感不佳,在古代被认为是穷人才吃的食物。但人们很快就发现,它是酿酒的绝好材料,驰名中外的中国名酒多是以高粱做主料或辅料配制而成。
除了高粱,小麦也是酿白酒的主要原料,最早出现在西北,盛唐时期流传至江南华南等地。时至今日,中国的山川河流依然用它的博大孕育着高粱与小麦,而高粱与小麦,则以美酒回馈着美丽的土地。
积厚流广的中医文化
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造就了精彩各异的独特文化。
这其中,就不得不说说在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的酒文化和中医学。两者相融相通,彼此成就。
汉字有“义寄寓形”的特点,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在汉字形体中留下了印记。“医”字,古时为“醫”,“酉”恰恰为古“酒”字,意为用酒治疗伤口,引申为治疗疾病。
中医认为,适度饮酒可以温经通络,扶阳驱寒。所以,酒在中医学中被“入药”是较为常见的事情。“以酒治病”起源甚早,早在甲骨文中便有记载“鬯其酒”,“鬯酒”是当时王室的占卜用酒,是一种芳香药酒,《本草纲目》 中也记载了许多用酒治病的药方。
酒在方剂中往往有画龙点睛的妙用,而医药则使酒在饮用时更为健康。酒性味辛温,辛者能散能行,因此酒也能升提药性。据统计,《方剂学》 中收藏中药方剂 236 个,用到酒的达 34 个,占 14.4%。
匠心独运的酿造文化
酿有时节,造有工序,方成好酒。白酒的酿造文化,当得起“匠心独运”四个字,充分地展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魅力。
一壶好酒是谷、水、阳光、风土、人的合力,所谓酿酒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同时也需要具备“五绝”,才能酿出好酒。
白酒“五绝”乃谓白酒的水、粮、曲、窖、技,与一壶好酒的酿造而成息息相关,这其中蕴含的意味,不仅仅只是体现酒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更是体现出好酒酿造的道法自然。
白酒酿造过程中,更是发展出不同的独特工艺,各具特色。如酱酒的传统工艺——“12987”工艺,就有着严格完整的时间流程,制曲、下沙、合序、始出。
每年的端午是酱酒制曲的重要时刻,端午制曲,是酱酒酿造的开始。重阳下沙,“沙”指的是高粱。又如清香型白酒““清蒸二次清””的工艺、董香型白酒的“12272”工艺。
中国人的智慧,造就了白酒匠心独运的酿造文化。
不可复制的地域文化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地域对作物的影响很大,对白酒的酿造也尤为重要。白酒有十二种香型,不同的香型集中分布在特定的区域。山西出清香酒,陕西出凤香酒,四川出浓香酒,贵州出酱香酒,山东出芝麻香酒等等。
而为何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白酒香型呢?同样的酿造工艺和酿造流程,换一个地方生产可以吗?
实际上,白酒酿造在一定程度上十分依赖地域。白酒的酿造与当地的水、粮、曲、窖、气候都息息相关,不同地域间差别很大,就算是较为细微的差别,可能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就如被称为中国酿酒“黄金三角”的长江、岷江、赤水河流域,就体现了地域对名酒的影响。不管是以茅习郎为代表的赤水河两岸酱酒酒企,还是以五粮液为代表的“川酒六朵金花”,百花齐放的长江上游酿酒带里,每朵花都开得正艳。
可以说,白酒是有着很强地域特征的“土特产”,各个地域都有各自风格迥异的代表白酒。
奥妙无穷的储存文化
俗话说,“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白酒的储存文化趣味无穷。
白酒酿造出来后,会历经一段时间的储存,再进行售卖。如酱酒会存放三年以上,通过时间的沉淀,进行陈化和老熟,再进行勾调,浓香和清香的生产周期则要短许多。
白酒的陈化,产生了奇妙的变化。空气进入,氧气与酒产生微氧循环,加速酒的酯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有效排除醛类、硫化物等物质,辛辣味减少,甲醇等有害物质被有效挥发,增加酒的芳香,酒体变得醇和。老酒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也是得益于此。
岁月的沉淀,时光的洗礼,赋予了白酒无穷的魅力。
微妙复杂的政治文化
酒,出现在生活的很多场景中,中国酒文化既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三国时的孔融,在《与曹操书》中列举了一系列因酒而兴邦的例子,举出了在历史上上至古帝下至西汉,以酒推动政事的实例。
历史上的酒局中,就有不少血雨腥风、暗流涌动的政治争夺。
鸿门宴上,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杀掉刘邦,但项羽却犹豫不决。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立而饮之,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并令部下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壁,气得范增拨剑将玉斗撞碎。
杯酒释兵权是一个著名的酒局,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宋代第一个皇帝赵匡胤从昔日重臣摇身一变成为今天的皇帝,他非常担心历史会重演这一幕,急于解除手下一些大将的兵权。于是安排了一次酒局,解除了武将的兵权,开启了宋朝数百年重文轻武的国家体制。
酒能立国兴邦,酒能助力王侯将相者建勋立业,酒能使政治家做出英明的决策,为圣人者亦离不开酒......足见酒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
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
我国有着悠久的酒文化历史,自从酒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深深扎根在文人的骨子里。
文人爱写诗词,诗酒一家,亲密无间,无诗无酒,显得乏味;有酒无诗,也觉索然。
《诗经》305篇中有40多篇与酒相关,诗仙李白流传下来约1000首诗,关于饮酒的就有170首,诗圣杜甫现存诗词1400首,与酒有关的约占300首之多,翻开我国的文学史,历代诗词,有关酒的描写比比皆是。
关于酒,李白有“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郁闷、“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孤独;苏轼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不凡气魄;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欣喜;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范仲淹有“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相思;李清照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凄婉;欧阳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
酒让无数文人墨客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它,按自己的心意描述它,让它显得与众不同,把它写进诗词里,写进历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