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英丽,女,39岁,中共员,大专,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工程师,白酒。蒋英丽长期从事于白酒、调味及尝评等专业技术工作,参加了公司重大科研项目7项,均取得国内贸易部和省、市等科技进步(成果)奖励。先后在《酿酒科技》等期刊上发表获奖论文多篇。曾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酿酒女大师。
口传身授,精湛技艺调就玉液琼浆
沿着发源于云贵高原的赤水河一路前行,仿佛进入了一个酒的世界,这条不到500公里长的河流就是中国许多名酒的发源地。河边崖壁上镶刻着著名书法家邵泽华写的“美酒河”三个气势恢弘的巨形大字。赤水河两岸山高谷深,沟壑纵横,郎酒就出产在赤水河谷的古蔺县二郎镇。
蒋英丽16岁开始跟随老师学习酿酒,主要学习酒液的和调味,到今天已过去了20多年。蒋英丽现是郎酒集团最出色的酒体设计师,过去,带有禁忌色彩的酿酒技术大多传男不传女。男女皆传,只是近几十年的事。
40岁出头的蒋英丽出生在赤水河边的二郎古镇,100多年前,二郎镇就是因酿酒而远近闻名的集镇。当地的许多乡镇至今还保留着不少传统的酿酒作坊,而古老的酿酒技艺靠着口传身授传承到了今天,只不过在历经了几千年光阴的雕琢后,这一技艺更加专业,也更加精细了。
记者走进这个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二郎滩,正值盛夏时节,这也正是郎酒酿造最为繁忙的时候,因为盛夏的高温里隐藏着郎酒酿制的奥秘,高温制曲、高温发酵、高温蒸馏,然后是7次取酒、9次蒸煮,可以说,每一道工序中都有郎酒人自己秘而不宣的绝技。
正是由于这种传统的作坊式的酿造工艺无法量化,所以,白酒至今也未能完成工业化生产。
“由于不同车间、甚至同一车间不同生产时间酿制出来的酒,味道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只有靠品酒师灵敏的感觉与丰富的经验来确保酒液口感的一致与品质的。”蒋英丽说,正是酿酒师们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艺,让郎酒的神奇变成了酱香浓郁的现实。
刚生产出来的郎酒大多贮藏在天然溶洞的陶缸里,当酒液醇熟以后,蒋英丽和她的品酒师们便把这大自然的种种造化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令人欣然接受的、浸润着岁月秘香的玉液琼浆。品酒师的这种创造就是专业上所说的“技术”。
“与其说是一门技术,不如说是一门艺术,这其中的奥妙,全在品酒师的感觉里,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白酒的神秘也正在于此。”蒋英丽的师傅正是手把手教给她这种技艺,而她本人,也将这种技艺传承给了她的徒弟们。
品味着酒香,也追溯着酒香生成的缘由
每天,在酒液中品味着酒香,酒香生成的缘由却困扰了蒋英丽很多年。直到有一天她在天宝洞储酒库中的一个偶然发现,才最终解开了这个谜团。
天宝洞就在距郎酒集团几公里远的一处悬崖上,这个位于赤水河谷上的巨大石灰岩洞穴,在30多年前被人偶然发现。郎酒必须经过3年以上的储存后才能进行,于是,这个四季恒温的溶洞就成了郎酒天然的储藏地。然而,一段时间后,人们忽然发现,洞壁及储酒陶缸周围竟长满了厚厚的苔藓。苔藓缘何而生?它又会对酒液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刚开始时,我们以为苔藓是与酒相克的,如临大敌,就让酒库工人每天洗刷,但这个酒菌总是洗不掉,今天洗完明天又长出来了。”蒋英丽告诉记者,当时很是着急,便采了菌样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苔藓原来是酒分子慢慢挥发、并与空气中的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然而,令蒋英丽没有想到的是,上万只储酒陶坛内的酒液在酒菌的陪护下,竟变得格外的香醇柔美,而且,储藏的时间越久,酒的酱香味就越浓郁。虽然人们至今还不清楚遍布洞穴内的酒菌是如何促使酒液生香的,但是,这样一个恒温恒湿又相对封闭的特殊环境,不仅为微生物群提供了生存繁衍的空间,也给酒液的醇熟生香提供了最为适宜的条件。
如今,在这个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弥漫着浓浓酒香的中国的天然酒库——“天宝洞”中,微生物群被精心保护、培植起来,而它对美酒所产生的种种神奇作用,一直处在品酒师们的冥想之中。在光阴的手掌里,一切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都显得自然而平实,一坛新酒从辛辣到醇香的质变,只能缘于时间和空间赐予的机缘了。
品酒师这个浪漫而神秘的职业,并非如美酒般丰富多彩
品酒师在外人看来似乎是一个浪漫而神秘的职业,但是,要想做一名合格出色的酒体调配师却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不为人知的辛酸。
要成为一个品酒师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天生灵敏的味觉,除此之外,还要性格宁静,耐得住寂寞,能跟师傅潜心学艺。成为品酒师后,其生活也并非如美酒般丰富多彩。为了保持感觉器官的灵敏,本来特爱吃辣的蒋英丽开始拒绝任何辛辣的东西。“对女孩子来说,要当品酒师就要与化妆品和香水告别了,那些气味会影响你的判断。”蒋英丽说。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近乎苛刻的要求。
一年当中,只有过年时的两三天,或遇重大活动,蒋英丽才能化点淡妆,感受一下化妆的美丽,感受作为女人装饰自己的乐趣。种种限制,让蒋英丽的生活少了许多应有的快乐与色彩。
品酒师还要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二郎镇虽小,也许因为有了酒,她的夜晚显得格外有味道:热闹里夹杂着些许醉意!人们邀约着三朋四友,喝着小酒,聊着开心的话题。但热闹的小镇上没有蒋英丽的身影,当这个小镇的夜生活还没开始时,她和她的品酒师们就得进入梦乡了。
当豆蔻般的年华从端杯的指尖悄然滑过的时侯,长时间的品酒,让蒋英丽承受着别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每评一次酒,不但要将口中的酒吐掉,而且还要用清水漱口,反反复复,每天都要重复着同样的内容。过多的品酒让蒋英丽的喉咙经常疼痛,舌头也常生出火泡。
传承技艺,更传承乐观自强的郎酒精神
面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蒋英丽很淡然,她认为这一切都是集体的智慧结晶,她把这些成绩全都归公于工作了几十年的酒厂领导以及所有工作人员。
“我们厂有今天的成绩,我有今天的成绩,全都是依仗郎酒真正树立了以市场为中心、视消费者为上帝的新观念。”蒋英丽回想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2002年改制,改制前的一两年,郎酒几乎濒临绝境,负债累累。汪俊林老总来接手郎酒时,告诉大家在几年之内让酒厂产生多少个百万富翁,大家都不相信,觉得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2002年、2003年对整个厂来说都是疗伤期,奋斗到今年,销售收入能达到30个亿,汪总的话兑现了,这都得归功于正确的决策思路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蒋英丽说。
过去的二郞镇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常被人们形容成鸟不拉屎的地方。新进的员工没经历过郎酒厂的艰苦岁月,不适应这里的环境,蒋英丽在给他们传授品酒技艺的同时,也在传承着乐观自强的郎酒精神。
蒋英丽会告诉他们作为一个郎酒人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郎酒厂厂中有镇,镇中有厂,整个镇的人们都与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郞镇如果没有郎酒,这里的百姓不知道有多穷,而现在能在家门口谋一份不错的工作,是非常幸福的事。
蒋英丽的言行感染着身边的人。“她跟我从小一起长大,是很不错的朋友,也是敢于担当、保护下属的领导。”雷毅武说。
程伟是酒体设计中心副主任,与蒋英丽已共事11年。“她是一位严师,是一位创新型的优秀人才,8小时工作之外又是一位和蔼的大姐。”短短一句话,程伟概括出了他对这位既是老师又是领导也是大姐的印象。程伟说,2005年,蒋英丽将酱香的专门调味酒用于浓香,大幅度提高浓香酒的质量,当年就因为这创造了经济效益一个多亿。
当记者将这些话转述给蒋英丽时,她笑了:“郎酒人都在做这样的事情!”